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国风·邶风·二子乘舟

先秦佚名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俩乘船走了,船儿飘飘远去。多么思念你呵,心中烦躁不安。
你俩乘船走了,船影渐渐隐没。多么思念你呵,切莫遭遇灾祸!

注释
二子:卫宣公的两个异母子。
景:通憬,远行貌。泛泛:飘荡貌。景:闻一多《诗经通义》“景读为‘迥’,言漂流渐远也”。
愿:思念貌。
养(yáng羊)养:心中烦躁不安。
瑕:训“胡”,通“无”。“不瑕”,犹言“不无”,疑惑、揣测之词。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86页
2、 李宝龙译注,诗经,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07,第36页

鉴赏

  此诗的写作背景,据《毛诗序》所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毛诗序》云:“《二子乘舟》,思伋、寿也。卫宣公之二子,争相为死,国人伤而思之,作是诗也。”毛传云:“宣公为伋取于齐女而美,公夺之,生寿及朔。朔与其母诉伋于公,公令伋使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又杀之。”刘向《新序·节士》则说寿知其母阴谋,遂与伋同舟,使舟人不得杀伋,“方乘舟时,伋傅母恐其死也,闵而作诗”。现代学者有认同“闵伋、寿”之说者,但持不同意见者亦多。闻一多先生猜测它“似母念子之词”(《风诗类钞》),也有学者断为一位父亲送别“二子”之作,均相近似。倘若要将它

  

创作背景

  据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析,此二子是指卫国公子晋的两个儿子伋和寿。他们为兄弟情谊,争先赴死。卫国人感其精神,就编写了这首诗歌。

  

参考资料:

1、 方韬主编,四书五经精华 彩图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0,第185-186页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柬邵中立

宋代萧立之

金鲫池边伤晚风,莲花峰下倚长松。水程半月孤蓬雨,客饭浑家野寺钟。

心事岁寒诗眷属,鬓根秋色老形容。片云影里湖湘隔,莫爱新吟寄短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二十九日出都门

明代游朴

天边落木莽森森,阙下归人万里心。满箧烟云书草在,几年霜露剑花侵。

风高寒柳鸣蜩寂,日落遥林倦鸟深。何处菟裘终老去,五云回首一沾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快阁送曾日章使安南

明代杨士奇

朝日丽金闺,赪霞焕彤庭。拜辞出君门,岁暮万里行。

行指古交州,南云杳冥冥。骏马向风嘶,翩翩逐行旌。

遥经彭蠡泽,还过西昌城。杰阁何巍巍,弭节一来登。

章水朝宗去,三山如秣陵。思忆双龙阙,北望心怦怦。

怀远由圣君,宣德命九卿。载驰实臣职,岂敢稽王程。

伊昔黄太史,遗祠并南楹。且复礼前脩,感激慕忠贞。

逝矣慎树立,千春齐鸿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谢仲彝元戎

明代张煌言

叠鼓鸣笳出佽飞,将军此日挂征衣。千屯夜失欃枪耀,万壑朝阳组练威。

共喜龙骧临溟渤,已知鹤唳动淮淝。捷书好向潜夫寄,拟趁轻帆便北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宿范以善提举云林清远风大作偶成二绝句 其一

宋代陆文圭

猿啼夹涧声逾远,鹤啄荒苔迹更清。身在千林头上立,忽从脚底白云生。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