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清冷的夜晚,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天空,月光照在床头,屋子里格外明亮。屋里的女子想起知友,心中忧伤,难以入睡。思念不能断绝,夜晚也显得无比漫长。不时有微风吹进闺阁,吹动着罗帷,罗帷不停地飘动着。女子重新披上衣服,穿上鞋子走出屋子。可是到哪里去呢?只有在附近徘徊彷徨。春天鸟儿都向南方飞去,而有一只鸟却剩了下来,独自翱翔。它呼唤伙伴的声音多么悲伤,哀鸣的声音不禁让人断肠。看到鸟儿想起自己,女子悲伤得哭了起来,眼泪都沾湿了衣裳,只好站在外边高吟,向天空倾诉自己的忧愤。
注释
①耿耿:心中难以忘怀的样子。
②闺闼:妇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18篇诗文
惆怅仪容思不穷,记从甥馆坐春风。梅花松菊三知己,剑佩琴樽一寓公。
劫火灰飞家业尽,玉壶冰冷眼光空。盖棺论定知谁似,诗酒风流陆放翁。
红牙词曲拍宫商,秦柳而还最擅长。到处莺花为性命,一生风月当文章。
丛丛著述人千古,草草生涯梦一场。知否游梁门下士,西风古道泣斜阳。
鹘瑫脑骨紧,脚力健生云。叠数一万里,捷于臂屈伸。
肉佛不讥诃,称之返云云。坐诵觉范诗,抄录亦甚勤。
群儿争欺之,伪杂以佗文。瑫独颔不语,饭沙俱一吞。
湘西雪达旦,万树吐奇芬。冻行如鹭鸶,雪泥溅衣裙。
解包呵直指,又作饥猿蹲。放意说临平,想见禅诵群。
坐令冷斋中,忽然变春温。明朝别我去,掣肘径出门。
便觉西湖月,夜坐生梦魂。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