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鹦鹉洲

唐代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地名 抒情 流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鹦鹉曾经来到吴江的岸边,江中的小洲传着鹦鹉的美名。
鹦鹉已向西而飞回到陇山,鹦鹉洲上花香四溢草木青青。
春风和暖烟云缭绕飘来阵阵兰香,两岸桃花落入江中形成层层锦浪。
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长洲上孤月朗照究竟是为谁而明?

注释
鹦鹉洲:武昌西南长江中的一个小洲。祢衡曾作《鹦鹉赋》于此,故称。
吴江:指流经武昌一带的长江。因三国时属吴国,故称吴江。
陇山:又名陇坻,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北。相传鹦鹉出产在这里。
芳洲:香草丛生的水中陆地。这里指鹦鹉洲。

赏析

  诗写鹦鹉洲,开篇便从鹦鹉入手,“鹦鹉”二字一出,便顿觉颇难收束,只好一气贯注,旋转而下,到了第四句才略略顿住,然而诗已过了半篇。鹦鹉洲是江夏的名胜,原在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相传由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的《鹦鹉赋》而得名。后祢衡被黄祖杀害,亦葬于洲上。历代诗人临江夏,大都描写鹦鹉洲。此洲在明朝末年逐渐沉没。现在汉阳拦江堤外的鹦鹉洲,系清乾隆年间新淤的一洲,曾名“补得洲”,嘉庆年间改名鹦鹉洲。这鹦鹉洲是因为祢衡的一篇《鹦鹉赋》而得名,并不是因鹦鹉来过而得名。那么李白诗开篇的“鹦鹉”看似实写,其实乃是代指祢衡,“江上洲传鹦鹉名”,主要是指《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当年春天,遇赦的李白经过一冬的巴陵之游又回到了江夏。在这里,诗人览胜访友,一度又恢复了诗酒放诞的豪情逸致。《鹦鹉洲》就写于此时。此诗借描写鹦鹉洲的艳丽春景以及古人祢衡的悲惨遭遇,反衬诗人自己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孤寂心情。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86-787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89-292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家园廿六首 其二十一 双桂

明代顾清

吴国春深试手栽,燕山秋晚报花开。灵椿老大无材段,奕叶芬芳为尔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桴儿六首 其五

明代陆深

更阑爱听短歌声,倦倚藤床趁画屏。几处远书还诧友,最怜同学尚寻兄。

鬓从此地双蓬短,人过中年万念轻。后夜客居聊复尔,泪痕偏映月华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陈平叔山水扇头

明代王恭

鸟没山意寒,渔归水容夕。长啸望林扉,微风动萝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仲恭索题文休承西湖图

明代欧大任

藕花风起绿波间,十里平湖十里山。载酒寻僧谁可共,画船吹笛月中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邯郸吕翁祠

清代查慎行

幻妾浮生岂有涯,何妨鼠穴贺牛车。贫儿好作游仙梦,怪事偏传小说家。

古道蹇驴多北向,空庭秋日又西斜。人间官贱黄金贵,乞与烧成九转砂。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