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自蓟北门行

唐代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孟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乐府 战争 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胡虏横行于北方,胡星闪耀着光芒。
告急的文书快如闪电,报警的烽火日夜燃烧。
救边的将领受命出征,战车森严地列队前进。
明主坐不安席,按剑怒心飞扬。
用隆重礼遇任命将帅,军旗连绵登上战场。
兵威凌厉直逼大漠,杀气汹汹直冲苍穹。
列站阵与赤山之下,扎军营于紫塞之傍。
北方的初冬风沙十分猛烈,旌旗飒飒,飘扬在万物凋伤的边塞。
在边地的月光下吹奏出悲壮的画角声,战士的军衣上凝聚了层层寒霜。
挥利刃直斩楼兰王,弯雕弓直射左右贤王。
荡平匈奴单于,追逐其部落,各自奔亡。
将军收功捷

创作背景

  天宝十一年(752),李白北游蓟门时,面对边塞风光,内心有感而发,作成此诗。  

参考资料:

1、 崇贤书院释译.图解李太白集:黄山书社,2016.03:第106页

赏析

  作者以当时胡虏之事为题,以小说般的叙事结构,勾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胡人桀骜,横侵塞北,北征之将帅平荡单于,擒其君长,使其种落奔散,凯旋归于咸阳,使朝廷永无北顾之虞。这首诗在歌颂反击匈奴贵族侵扰战争的同时,也描绘了远征将士的艰苦生活。

  全诗分为四段。前六句写胡人兴兵,战事骤起。首二句胡人兴兵北荒,胡星闪耀,渲染出大战来临之前紧张压抑的氛围。“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羽书、烽火报警,前线告急的羽书疾驰如电,报警的狼烟烽火昼夜不息,充分表达出前线战事吃紧的紧张状态,表现出匈奴敌军来势汹汹的场面,为下文写汉军将士英勇奋战做伏笔。三四两句写汉军驰救,救边的将领率军出征,兵车森严列队前进。表现出军队的临危不惧,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梧桐影

唐代薛琼

月欲斜,风偏冷。秋思邻家分得来,隔墙移过梧桐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兴

宋代江开

呼童涤后圃,乘时种秋菘。岁寒苟可采,厨蔬亦已充。

矫情自不适,乐道安所穷。前贤在草泽,亦与常人同。

鸡豚散烟社,杯斝呼邻翁。太空舒白云,安知彼所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同馆册封

明代梁元柱

桐圭初锡霭宸晖,白玉仙郎出紫薇。使节晓辞双凤阙,天书晴护五云飞。

莺迁驿柳黄犹湿,马蹴山光翠欲肥。到处燕云重回首,御香绯染汉臣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顾子美见示题曲江画像

宋代李纲

天眷李唐能肖德,异人间出生其国。于中贞观开元间,譬若丰年多黍稷。

曲江擢秀自妙龄,国器早被燕公识。文词赡蔚冠后来,大册高文振鸿笔。

孤生徒步起荒陬,职秉钧衡爵侯伯。一时推挽尽正人,谠议嘉谟咸可绩。

能于偏校识胡情,此理未可常情亿。哥奴岂是郎官材,谁使岩廊久践历。

眉宇津津挟兔雕,酝藉居然困摧抑。正衙造膝访相臣,岂止伶官论安叱。

天意方将启禄山,帝心那解疑仙客。房帷阴谋独上陈,三子未冤繄巨力。

伟哉相业继姚宋,允矣威声落夷貊。千秋金鉴奉君王,仁者之言古遗直。

咏燕论心讵免猜,赋扇陈情竟何意。

黄钟毁弃瓦釜呜,凤去鸮鸱集槐棘。固知骨鲠易婴鳞,坐使奸谀得乘隙。

一麾出守来荆蛮,直道忘怀谢欣戚。诗篇冥助得江山,文史终年自怡怿。

渔阳鼙鼓震长安,祸乱宁从一朝积。翠华西幸蒙尘飞,蜀道艰难会相忆。

至言逆耳弃不收,遣祭徒劳长叹息。古来忠谠尽如此,端欲济时如谷帛。

空令万世沧海南,崒兀高名配韶石。于粲荔丹蕉叶黄,庙猊屹然兹血食。

身亡道立复何求,失策自与当时惜。丹青谁为写清姿,风度严凝见颜色。

顾侯好古如古人,此本云自韶阳得。笏囊无复使人持,奕奕蝉冠照虚壁。

象设曾闻铁作胎,英灵尚想心犹赤。拜公遗像激懦衷,怅望天南瘴江碧。

高辞险语极揄扬,勉强追酬愧非敌。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