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唐代李白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月夜 写景 怀人 友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凛冽的江风飘摇而起,吹得江边高树秋声萧瑟。
登上船头只觉清夜景色佳美,扬帆起航小舟前进。
舟上只见月儿随着碧山回转,水与青天相合而流。
晃晃悠悠仿佛行往遥远的星河,只觉得云压树林幽暗一片。
眺望归路水流浩荡,眺望前程逝水滔滔。
徒然悲伤蕙草衰歇,又听那采菱之歌满含哀怨。
曲折的江岸掩迷了后边的渡口,明亮的沙滩看见前边的小洲。
思念您啊又不可相见,眺望远方徒然增加离别的情怀。

注释
⑴崔宗之:杜甫所咏“饮中八仙”之一,是李白好友,开元二十七年(739)

创作背景

  崔宗之乃李白好友。崔宗之先李白而逝,李白《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云:“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没。惟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可见他们之间的情谊极深厚。这首《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是诗人在江南时怀念崔宗之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97-598

赏析

  “飘摇江风起,萧飒海树秋。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江风飘飘,海树萧萧,时值清秋。诗人登上舟船,扬起帆席,在江面上轻轻移动,明月挂空,气爽天高,一个多么美好的月夜!曹植《公宴诗》云:“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清夜”,不仅是宜人之夜,而且还是适合于游乐之夜。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联系谢诗,此诗的“挂席”又多么充满诗情画意。“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舟行,则月似随舟而行;舟随碧山转,月也似随碧山而转,有“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之意。游兴正浓,故觉明月处处时时解人意,时时处处自来亲人;月色空明,水面开阔,故觉水天相连,水接天流。山色之“碧”,天色之“青”,正显出月色之明。诗中并未明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林桢灿别驾督运事竣还江南

明代卢龙云

几年云树忆同袍,杯酒都门藉尔豪。刍粟万方军国计,舳舻千里使臣劳。

上林花鸟归囊草,客路星霜引佩刀。试看昔时称汉吏,独凭转饷见功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琐窗寒 其一 题美冠夫人遗箑,为幼莲赋

清代冯煦

有客寻秋,尘封镜槛,怨棠休茜。团团似月,怀袖当年曾见。

展银笺、千叠冶云,旧题俊句珠网罥。怕双栖江表,空帘吊梦,妒他新燕。

画图视我,算露晚星初,半遮人面。残纨剩楮,赢得韦郎肠断。

掩瑶笙、碧城旧游,夜凉鹤背归太晚。奈并刀、不剪柔情,宛转萦似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三 王羲之

清代牛焘

绝代风流擅盛名,却缘艺事掩生平。山阴换得群鹅去,谁识当年誓墓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留题龙隐岩□□

宋代李师中

乱峰凝碧□□□,曾有神龙此□□。
□□已兴甘泽去,高岩□葛□云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书偶得示妹陈文学继揆五章 其一

清代姚燮

喜怒当猝投,每露心机深。以此衡古人,虚寂皆闻音。

积书同名山,安能遍攀寻?须从五岳高,挈提求全襟。

琐琐鄙夫作,冒古终贼今。任其筝有权,将来世无琴。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