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916篇诗文
韩信反汉诛,千载多怜恕。私与陈豨言,一室无人预。
谁闻谁见之,而作造反据。况乎居京师,兵权已尽去。
党羽结何人,兵械藏何处。岂率数家僮,能将长安踞。
其实帝出征,设计事前豫。特假吕雉手,宫门伏刀锯。
舍人外间告,萧相暗中助。冤酷甚黔彭,我为呼天吁。
夕阳下桑柘,馀晖挂西山。西山在何许,冉冉紫翠间。
綵云无朝昏,绿萝竟暄寒。昔与霞上人,同跨双飞翰。
上凌紫霄峰,下弄白石湍。风吹堕渺莽,及此行路难。
佳人应望予,我岂真忘还。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