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楼春(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以病不往)

宋代辛弃疾

山行日日妨风雨。风雨晴时君不去。墙头尘满短辕车,门外人行芳草路。
南城东野应联句。好记琅玕题字处。也应竹里著行厨,已向瓮头防吏部。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9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喻时

唐代王建

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
讵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
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
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和靖观梅图

明代陶宗仪

小朵遥岑隔翠漪,背笼衣袖立多时。暗香浮处催诗句,落叶昏黄分外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丰草六章

明代区怀年

萋萋丰草,漠漠长林。裴回昕夕,实慰我心。往哲是模,岂繄自今。

顾瞻飞鸟,爰写鸣琴。

丰草萋萋,长林漠漠。裴回昕夕,我心既穫。火耨刀耕,资用匪薄。

时乎不遇,考槃斯托。

炎疢既消,景物斯和。招从邻曲,幽事实多。晤言诜诜,遂及笑歌。

今我不乐,来日如何。

得失之际,宣尼有言。苟能衡命,不讳执鞭。庸知所好,淡薄自耑。

优哉悠哉,聊以永年。

孰是保躯,而非明哲。漱彼清泠,荫此嘉樾。心遥晷驶,言念綦切。

巧者劳劳,我任其拙。

舍生徇物,岂情所宜。一丘一壑,自谓过之。饥则待炊,閒当命卮。

寤寐无忝,庶其免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严州名宦九首 其三 杜牧

明代林光

牧之岂止诗家流,池州改刺来睦州。经图史册朱稽载,善政美绩知无由。

侍郎裴公理盐铁,江淮民隐归咨诹。公为致书白其事,积弊侃侃明珠求。

忠言激切对官长,州政安肯容奸蟊。花前中酒有遗句,至今人士还歌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夕陈仪翔年丈过小斋话旧同赋十首 其十

明代邓云霄

剪烛高斋夜未央,一尊款曲话偏长。班荆正好宽离索,沽酒何须问客囊。

风雨此时情脉脉,蒹葭他日恨苍苍。预愁岐路还南北,未唱阳关已断肠。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