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秋天的景象凄清而且萧肃,百草都已经枯萎衰颓。
于是在霜露降落的九月,登高饯别送友人去外地上任。
肃肃的寒气笼罩着山涧,游云飘忽不定无所依傍。
遥望水中洲渚似乎是很缥缈的景象,风向与水流的方向相违背。
眺望暮景又很欣喜逢见这样的盛筵,离别的话语使人感到伤悲。
早晨飞去的乌儿傍晚已经飞回来了,太阳渐渐收敛起余下的光辉。
过去的人和留下的人道路完全不同,调转我的车马,无限惆怅地缓缓走在回去的路上。
眼看归去的小船越行越远,心情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紧紧相随。
注释
参考资料: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陶渊明于秋天的诗常常是豁达的,独在此诗中的秋天显得格外凄凉肃杀,细究其原委,也能略知其一二。陶渊明此次参加王弘的宴请时本来就面色苍白,身体虚弱,席间又婉拒王弘以名贵药材相赠的好意。强支病体送客是其心境萧疏的一个原因,虽然是送他们为官赴任,但渊明所重的是彼此间的友情。重要的还有这是刘宋新朝的第一个秋天,在陶渊明看来,自然是凄风苦雨。“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在双重感伤的压力下,陶渊明的心情黯淡,看着山涧中的寒气云蒸而起,孤独的游云四处飘荡,无所依傍,水中洲渚虽寄托了无尽的缅邈情思,无奈终将人各两地,丰盛的送别晚宴上,浸满了离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4篇诗文
身为明时出,心惟古学稽。方期遗一老,庶以泽群黎。
回首人何在,闻名我亦悽。有山埋玉树,无路上金闺。
忆昔居乡井,逢危动鼓鼙。檐深来鸟雀,海晏息鲸鲵。
保产身勤俭,治家法整齐。教承轲氏母,贤有伯鸾妻。
历世神明胄,旌门孝节题。父天嗟已隔,圣域望能跻。
雅誉尊徽歙,雄词粲壁奎。居然麟一角,骏甚马攒蹄。
胸次光澄月,毫端气挂霓。轻财好施予,引手救颠隮。
笾豆丰延客,饔飧自荐齐。中年方仕进,远辙忽东西。
化雨滋鄱水,文风振语溪。藻芹鱼亦乐,枳棘凤难栖。
职谢雷封簿,躬耕雨陇犁。乾坤容放浪,轩冕视涂泥。
载酒寻花坞,编篱护药畦。礼卑皂盖守,诗富锦囊奚。
物外筇随鹤,人间瓮舞鸡。流光催衮衮,大梦杳凄凄。
著述留残藁,婆娑想故蹊。敕筒香墨在,琴榻暗尘迷。
宰木脩盈拱,孙枝皎若圭。遗孤今雪鬓,高步上云梯。
游宦毡仍冷,论交手屡携。伤情歌此曲,南望暮天低。
秦人谋席卷,六国俱吞声。季子起闾阎,鼓舌能倾城。
揣摩天下事,了若指掌明。连亲从自合,投隙离其衡。
廿载函谷关,晏然无甲兵。计画良亦伟,权变业已行。
惜哉侈金多,所至令人轻。卒被反间死,夙昔空营营。
不肯帝秦者,齐有鲁先生。功成不受赏,千载多令名。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