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终诗

魏晋孔融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言语多了会导致事情失败,容器漏水是由于它不严密。
河堤溃决从蚂蚁在堤上筑巢开始,山陵崩坏从猿猴逃散可以看出。
缓缓细流可汇成长江、汉水,明亮的天窗可把幽深的暗室照亮。
说坏话和不正派会危害公正,漂浮的云彩能遮蔽住天空的太阳。
华丽的言辞不会有丝毫的诚意,外表华丽纷繁不会有实际的内容。
几个人有几条心,又怎能把它们合在一起。
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也就信以为真;胶漆长期浸泡在水里,也会解脱掉的。
一个人活在世上,所忧虑的事情实在太多;只有长眠不醒,才会对万事毫无知觉。

注释

创作背景

  孔融原为北海相。建安元年(196年),青州被袁谭所攻破,城陷出奔。曹操征他为将作大匠,迁少府,以忤曹操免官。最后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杀害。在身系囹圄之时,孔融写下了这首《I临终诗》。   

参考资料:

1、 冯瑞龙,詹杭伦主编.《华夏教子诗词》:天地出版社,1998.12:第12-13页
2、 曹道衡选注.《两汉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01月第1版:第214页

赏析

  诗歌开宗明义,沉痛地惋惜“事败”,即挽救汉王朝的事业到底失败了。孔融平素“喜诱益后进”,引为奥援。身遭罢黜后仍招纳羽翼,“宾客日盈其门”。自称“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杂诗》),公开植党与操抗衡。他又生性疾恶如仇,难守缄默,时复对操冷嘲热讽,“发辞偏宕,多致乖忤”;而且还经常公开炫耀自己“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自己嘴巴活像一个漏器,频频漏泄自己的活动信息,隐情溢乎辞表,曹操对此不能不提高警惕和采取对策。器不密则致漏,机不密则害成,事不可能不败。

  “河溃”二句,巧喻双关。承“器漏”,仍含深自悔尤,引咎切责。蚁孔导致河堤溃决,猿穴引来大山崩坏。多言多失,不慎小节,造成孔穴,留下空于,足以败

  
孔融

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建安元年(196),征还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为曹操所杀。能诗善文。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翠微山望金精

明代谢秀孙

薄暮秋初风,木叶下庭圃。夫君招我游,盘姗出坡树。

山菊垂好花,阴影随行步。几折临高厓,敛足不敢顾。

夫君指金精,谓此汝所慕。吴王洞口来,仙女云中举。

至今千百年,烟霞生其处。自怜长闺房,荏苒秋草暮。

结庐十五载,不识金精路。夜月明空山,时闻钟声度。

忆我七八岁,曾一随诸妇。巾车到洞门,嘿然生疑惧。

洞中忽有光,云殿凌丹雘。翠竹摇空寒,白日蒙雨雾。

仿佛记曲水,海棠缘石户。草色映罗裙,逐伴踏花去。

涧水湿弓鞋,逡巡避母怒。忽忽三十年,仍向峰头住。

世事几兴衰,家门亦多故。徵兰不可期,弄瓦杳无与。

出户泪如丝,入户泪如雨。人生能几何,年光如驰骛。

安得辞人间,洒扫侍仙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之作

唐代崔曙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田园书事

明代高启

西园春去绿阴成,已觉南窗枕簟清。
帘卷斜阳归燕入,池生芳草乱蛙鸣。
叶过谷雨花犹在,衣近梅天润易生。
独坐正知闲昼永,吟余消尽篆烟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夕

金朝元好问

小簟凉多睡思清,一窗风雨送秋声。频年但觉貂裘敝,万古何曾马角生。

寄食且依严尹幕,附书谁住邓州城?洗愁欲问东家酒,恨杀寒鸡不肯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长乐学生入陆军学校二首 其二

清代丘逢甲

若从中国论古学,文武由来本不分。终使西人遘黄祸,吁天早出学生军。

孔融

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建安元年(196),征还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为曹操所杀。能诗善文。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