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刘桢诗

魏晋徐干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抒情 思念 友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与您分别时间还不久,经过的时间还不到十天。
我的思念多么的深厚,这愁绪就像多年没见一般。
虽说(我俩)相距近在咫尺,(相见)却难如越过九重天。
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样的昌盛繁茂。

注释
刘桢(170?—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汉魏之际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掾属。其五言诗风格道劲,语言质朴,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他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作品已散佚,明人辑有《刘公干集》。作者好友之一。
子:你,对刘桢的尊称。无几:表示时间过去不久。
所经:

创作背景

  刘桢因平视曹丕妻甄氏,被曹操判为服苦役。在服刑期间非常想念徐干,就给徐干写了《赠徐干》,以表达对徐干的思念之情。徐干读了刘祯写的赠诗后,就写了这首《答刘祯》来回赠刘祯,同样表达了对刘祯的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1、 吴云,冀宇选注.《汉魏六朝诗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145-146页

赏析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写分别之日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天。这两句为后面写二人感情之深做铺垫。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我对你的思念是多么深重,虽然分别没几天,但我的感觉如同分别了好多年那样漫长。此句明显套用《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诗句的意境。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这里将相距之近与相见之难对比,更加重了对友人的思念。刘桢《赠徐干》“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之句,二人处于不同的部门:刘祯因罪被拘禁,而徐干为官在西掖园,两地很近,但两人却无故不得相见,因此才有路在咫尺,难涉九关之叹。

  “陶陶朱夏德

  
徐干

徐干

  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晴同松坡步月河上

清代缪公恩

急雨初收暑气清,寺门新涨碧痕生。半规素月潭心落,中夜潜龙梦里惊。

细藻纵横迷树影,微风披拂起波声。老僧已入维摩定,一任禅镫暗复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宁国言怀 其一

明代王廷相

今适非我期,幽觏亦云丽。长峦亘邑曲,青亩循溪汭。

英英岩桂秀,翙翙云禽逝。览物有馀赏,攸止每留系。

临官敦素履,颇亦志弘济。崇卑讵足较,贤者安所际。

揆道良已畅,提挈视终惠。拯物方在兹,谁果乃遗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湖滨红蓼甚丽

明代顾璘

湖外秋容淡晚霞,桃源何处泛来花。西风也自嫌寥落,点缀芳菲付水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辽海舟中 其五

明代释今无

沧溟十万里,日日石尤风。归梦寒难达,悲心久易穷。

星飞人面白,蜃出海灯红。惟有无生理,安危自可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洛笋小发

宋代晁补之

叔夜青山肯长往,不应石髓化山坚。
君会箨龙才小发,恐君心未老伊川。
徐干

徐干

  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