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富阳道中

宋代毛滂

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婉约 抒怀 思念 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日傍晚离开富阳城关,踏着落日走在富春江畔。钱江潮水不能将心上人带来,她临风为我祈祷香烟也已飘散。
凋谢的花枝是她憔悴的娇容,黄莺困懒是她弦绝歌断。一夜雨声使我辗转无眠,天睛絮飞搅得我心烦意乱。

注释
生查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富阳:今富阳市,位于杭州西南,富春江下游。
共潮来:心爱的人和潮水一起到来。香:祈祝燃香的轻烟。
“花谢”二句:睹物恩人,从而产生设想。
行雨:春雨淅沥。飞絮:柳絮飞飘。

参考资料:

1、 于绍卿选注.此身天地一浮萍:纪游词品珍:东方出版社,1995年08月第1版:第50页
2、 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06:第290页

赏析

  《生查子》,原是唐代教坊曲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惜分飞·富阳僧舍作别语赠妓琼芳》一样,皆是他辞官后,行于富阳途中所作。

  词的上片,首句写词人在暮春傍晚时分,独自离开富阳县的山城,行至富春江畔。富阳县位于杭州府西南,富春江的下游。词人眺望江面,雾霭茫茫,斜晖脉脉,在这黯然萧索的氛围中,强烈的怅意和思念占据了词人的心。“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就是词人所惆怅所思念的事情了。词人深感遗恨的是,钱塘潮水不能将心爱的人带到身边,而那女子为自己祈祝燃香,香烟则随风飘散了。人既不能来,香也闻不到,祈愿是枉然,寄信更不通,这令词人深感痛苦。

  词的下片,表面是写景,实际是借景物写人。“花谢小

  

创作背景

  据《西湖游览志》载,元祐中((1086年—1094年),苏轼知守钱塘时,毛滂为法曹椽,与歌妓琼芳相爱。三年秩满辞官,于富阳途中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 史杰鹏著.宋词三百首正宗:华夏出版社,2014.03:第221页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55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 十一月山茶

宋代江南雨

别有轻红怜早发,倩谁相竞风流。倚栏人立晚妆楼。

瑶华映雪,消却一天愁。

冬去春来犹烂漫,入时桃李应羞。阳和岂独柳梢头。

旧宫歌歇,馀韵自悠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太湖

明代张羽

登高丘,望远泽,蓬莱三山不可测。何如具区亿万顷,洞庭连娟向空碧。

东风吹尽吴天云,玉盘双螺翠堪摘。我昔东游凤凰台,嵯峨巨鳊如山来。

白波不动镜光晓,云帆千幅争先开。中流缩首心茫然,恍如乘云行九天。

惊涛忽逐回风旋,砰雷转毂奔雪山。龙伯鬼国见眼前,失势一落狞蛟涎。

舟师拍浪咒浪婆,我亦再拜不敢言。平时之险且如此,何况震荡洪荒先。

帝尧咨嗟逾九年,黄能无勋幽羽渊。有子大圣与天通,一朝出我群鱼中。

试观此湖险,始知四载功。长养草木华,无心谢春风。

吴越之事良可鄙,虎战龙争方未已。水犀百万今安在,惟见夫椒白云里。

鸱夷身退带蛾眉,不直沧波一杯水。我欲临流叫神禹,湘灵鼓瑟冯夷舞。

尽挽湖波酿作葡萄春,饮醉扁舟卧烟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坐

明代邱云霄

帘捲流萤入,窗虚碧月来。据床罢书卷,独上露华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阴过李子将溪野漫赋

明代何巩道

万竹迎风晚自吞,石榴残雨绿溪痕。掩书谁与谈天下,结屋吾将归故园。

虫绕曲栏吟露草,鸦翻斜日起烟村。桥头便是红尘路,生计惟应早杜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伏睹中书以内郡饥遍行拯救新令,感激有作

元代范梈

江南往岁旱连州,河北今年水逆流。恭体朝廷宽大意,少纾田里散离忧。

表章有道诚长策,衣食无功本拙谋。国制由来重农亩,太平政不在他求。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