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宋代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回忆汴京往昔的繁华,万里山河都属于帝王之家。奢华的宫殿园林,弦管笙琶的声音日夜不断。
花城早已是空寂无人、萧索冷落,虽然身处黄沙漫天的胡地,那繁华如春的汴京仍然时常萦绕在梦中。家乡在何处,怎么忍心听到那羌笛吹奏凄凉彻骨的《梅花落》。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
玉京:北宋的都城汴(biàn)京。
琼(qióng)林玉殿(diàn):指赵佶宠臣蔡京、朱腼等搜刮财货、竭尽民力兴建而成的宫殿。
笙(shēng):簧管乐器,管为竹制,长短不一,有13至19根不等。

赏析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两句,词人追忆起北宋都城汴京昔日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指出了北宋曾经坐拥万里山河,现在却都成了陈迹。 “曾”字,点明了这一切繁华都已经在历史舞台上落幕了,如今词人已经是亡国之君,沦为敌人的阶下之囚。后面的“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三句,词人将昔日汴京的繁华之景具体化了。 “琼林玉殿”极力表现帝王之家的奢华, “朝喧弦管,暮列笙琶”极力展现帝王生活的放纵无度。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两句,词人写昔日万花丛生的汴京城,如今已是人去城颓,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尽管自己现在置身于尘沙漫天的茫茫大漠,但那汴京城的繁华却经常在自己的梦中萦绕不去。 “花城”二字

  

创作背景

  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词人与其子,这首词即是词人为了表达亡国之痛而写下的。

  

参考资料:

1、 许万.《美丽绘画 走进美丽中国 欣赏美丽绘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04:第8页
赵佶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4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李彦诚

宋代陈庚

五岳分崩四海倾,便宜一别尽今生。艰难契阔重相见,四十馀年老弟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觉

唐代柳宗元

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
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
为问经世心,古人难尽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冷庵为陈佥宪粹之作

明代祁顺

颍川先生富才行,生平不识亲权幸。义气遥横天地间,壮怀直与江湖迥。

屏除酿丽甘恬淡,咀嚼道腴知隽永。心田莹彻水不波,眼界分明冰作镜。

早年拜官居执法,铁面凝霜志何劲。列郡澄清使者车,一身廉肃天君令。

乌台地位高且寒,结庵占断深严境。松为栋宇柏为梁,梅竹森森二三径。

台前霜气侵人骨,四时常似隆冬景。不须赤脚踏层冰,袛用银床临露井。

公馀退食心洒然,半捲湘帘坐深省。宝镜瑶琴光陆离,玉壶秋月相辉映。

时磨古砚题冰茧,旋汲飞泉沦山茗。夜兴空怀剡曲船,冻尖呵彻中山颖。

词高白雪和者稀,星动寒芒色尤正。坐客无毡杜老吟,吴江枫落崔郎咏。

闻昔夏商衰替年,虐焰驱民政苛猛。帝遣伊周作霖雨,大旱来苏咸引领。

又闻春秋战国时,功利权谋恣炎横。天生孔孟正人心,多少昏冥为呼醒。

圣贤已远斯道在,一缕悠悠悬九鼎。回澜解倒非异人,只赖吾儒执其柄。

方今治化虽全盛,民力士风犹不竞。势利熏迷未易销,闾阎焚溺谁当拯。

先生抱道将有为,自是胸中常耿耿。愿言推此方寸丹,散向斯人济疲病。

黔黎奠枕古风回,天下忻然同一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院词八首 其三

明代胡应麟

紫燕衔泥度夕阳,双飞南陌认雕梁。高门不用寻王谢,卢女新开白玉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起 其五

清代郑孝胥

黄金数万斤,六计皆出奇。沛公能不问,得以恣所为。

赵佶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