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史八首·其一

魏晋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读书 壮志 愤懑

注释

弱冠:古代的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叫“弱冠”。柔翰:毛笔。这句是说二十岁就擅长写文章。
荦:同跞。卓跞:才能卓越。这句是说博览群书,才能卓异。
过秦:即《过秦论》,汉贾谊所作。子虚:即《子虚赋》,汉司马相如所作。准、拟:以为法则。这两句是说写论文以《过秦论》为准则,作赋以《子虚赋》为典范。
鸣镝(dí敌):响箭,本是匈奴所制造,古时发射它作为战斗的信号。这句是说边疆苦于敌人的侵犯。
檄(xí习):檄文,用来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上插羽毛,以示紧急,所以叫“羽檄”。这句是说告急的文书驰传到京师。
胄:头盔。甲胄士:战士。这句是说自己虽不是战士。

鉴赏

  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280-289年)的杰出作家。他的诗赋成就很高。《三都赋》使“洛阳纸贵”,他的诗,谢灵运认为“古今难比”,钟嵘《诗品》也列为“上品”。《咏史八首》是左思诗歌的代表作,所以刘勰说:“拔萃于《咏史》”(《文心雕龙·才略》)。

  《咏史》诗,并不始于左思。东汉初年,班固已有《咏史》诗,但是,这首诗的写法只是“概括本传,不加藻饰”,而左思的《咏史》诗,并不是概括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借以咏怀。所以何焯说:“题云《咏史》,其实乃咏怀也。”又说:“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概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摅胸臆,此又其变。”(《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认为左思《咏史》是“咏史”类诗歌的变

  

左思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杂纪 其九

元代王冕

野水连天碧,秋花夹路黄。
顺风船过疾,落日鸟飞忙。
感物独惆怅,逢时喜老苍。
文章随气运,不必论班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慰佘宗汉丧子

明代徐熥

一官不称意,拂衣游五湖。书空羞咄咄,对酒呼乌乌。

行年已半百,有子啼呱呱。丈夫耻内顾,仗剑遵长途。

及君还故里,岁月已云徂。此儿风格异,蹀躞称家驹。

膝前还复著,鲤庭时能趋。昨日致书来,云君殒其雏。

知己为痛悼,坐客同嗟吁。有生本非有,无生亦非无。

达生乃贤者,西河非吾徒。君今丧子后,还如无子初。

金石有销铄,况此脆弱躯。古人齐彭殇,此意良非迂。

造化诚小儿,无为此拘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孙挥使新构后复有举男之喜诗贺之

明代区越

指挥铃辖武功成,韵落渔樵凯奏清。总为好谋能制胜,岂徒誇勇效输诚。

春深小苑麒麟毓,日暖新堂燕雀鸣。勋爵如君求不杀,自应流庆迈云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岳阳楼玩月示道者南云

清代李宪乔

洞庭不生月,径可无此楼。月出渺渺波,我在楼上头。

湖为涤我心,月为刷我眸。涤刷两无尽,相与成湛秋。

月乃对仰卧,似欲载我浮。君山来枕席,手引潇湘流。

澄洞露表里,毫发无潜幽。却顾叫退之,底用多骚愁。

希文稍欲遣,果已能乐不。余子固不记,古今几浮沤。

道人岂知道,乃能喜我留。勉为吐此诗,庶免为楼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津园

元代宋无

御爱花无主,长生树岁时。
青青辇路草,尽属牧羊儿。

左思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