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图南(1192~1273) 南宋同安县归德里埔边山人。嘉定四年(1211)中进士,踏入仕途时,奉旨招抚方岳农民军。十三年(1220)受命琼州安抚使,对聚众起事的黎民实行征抚并用,一举成功,食邑同安三百户,遂举家定居同安县城,建府第于小西北地区门。嘉熙二年(1238)兴建朝元观,三殿二庑,壮观宏伟。因将此观纳为家庙,被人上告,险遭不测。此后,他深感仕途凶险,决定告退还乡,以示韬晦,后诗酒作乐,崇敬佛道,自号天怡子。► 1篇诗文
舍舟东新桥,徒步北郭门。人烟竟萧瑟,往事不复论。
晨炊起断垒,秋草生颓垣。平生富丽地,转盻成荒村。
入城问所交,十室才一存。诸生幸颇集,日夕具酒尊。
有兄在苕川,久别劳梦魂。那知十五载,再叙骨肉恩。
吾儿渡江至,迎我归田园。田园岂不好,况有可抱孙。
松楸兵燹馀,何以慰朝昏。迟行复迟行,泪下声复吞。
谢图南(1192~1273) 南宋同安县归德里埔边山人。嘉定四年(1211)中进士,踏入仕途时,奉旨招抚方岳农民军。十三年(1220)受命琼州安抚使,对聚众起事的黎民实行征抚并用,一举成功,食邑同安三百户,遂举家定居同安县城,建府第于小西北地区门。嘉熙二年(1238)兴建朝元观,三殿二庑,壮观宏伟。因将此观纳为家庙,被人上告,险遭不测。此后,他深感仕途凶险,决定告退还乡,以示韬晦,后诗酒作乐,崇敬佛道,自号天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