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平乐·稚柳苏晴

宋代周邦彦

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柳树 留恋 感怀 时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才甦(sū)、雨方停,川流悠悠远去,不觉春天已徐徐到来。稚柳在雨中苏醒,春寒料峭,春意无多,冷暖不定。稚柳刚披上一层轻柔的绿纱,那老枝上自然还带着雪袭霜欺的痕迹驼褐色,初阳的微温还被浅浅的树荫遮挡,令人爱怜的初春的太阳,刚刚洒放出一些温暖,便被浅浅的树荫拚死遮挡。四十年来经历的人情世事,皆已随秋去春来的孤鸿疾飞而去,自身也与塘中的蒲苇一齐衰老枯黄,怎能知道将要去的地方前途如何,长久地沉思着站立在平坦的沙岸,追忆四十年前还是朱颜乌发的翩翩少年的时候,曾经游过的地方,这次重来令人思绪万千。
天似穹庐、四野处地天相衔,高大的乔木依然如四十年前,然而如今自己举足要踏上前方征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正月二十六日,周邦彦六十六岁。是早八月词人去世,该词乃周作中的绝笔。词人“感念岁月,偶成此词”,透露了一种飘零州县、垂老奔波、凄然伤痛的情调。

  

参考资料:

1、 邓绍基 周秀才 侯光复.《中国古代十大词人精品全集:秦观 周邦彦》:大连出版社,1998年03月01日:第258页

赏析二

  上片先写景后叙情。抒发故地景色风光,就景抒怀,不无留恋之意。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写法宛转老到。“故溪”对“稚柳”,“歇雨”承“苏晴”。“稚柳苏晴”词序倒置,反觉精警,是周词常用的手法之一。与《琐窗寒》“暗柳啼鸦”相似。雨后大自然清新无比,词人也心神清爽。诗情画意的客观描写,毫无词人的主观色彩。

  “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全系景语,但心情却充满抑郁之情。词人因气候变化而引发的生理上心情感受变化,影响及于心灵深处萌生的迟暮。上句的“未觉”,这里的“正怜”、“抵死”,与词人被压抑的情绪紧密相连,一点也不轻松。语本宋·欧阳修“轻寒漠漠侵驼褐”诗句。

  

赏析

  据词前小序知该篇写于“辛丑正月”,辛丑年,即公元1121年(宋徽宗宣和三年),词人当时正六十五岁,也是他生命走到尽头的一年。序中所云:“避贼”的“贼”,系指方腊。据史籍记载,公元1120年(宋徽宗宣和二年)秋,方腊率江、浙一带农民起义,反抗北宋王朝的沉重剥削,义军迅速占领杭州(今浙江)、歙州(在今安徽)等六州五十二县,东南震动。

  该词写尽距写词时四十余年前故地的风光景色及当时又重游时的不胜感慨之情。

  上片前半写景后半抒情。“稚柳苏晴”三句写春之初至:柳才苏、雨方停,川流悠悠远去,不觉春天已徐徐到来。“故溪”与“稚柳”相对,“歇雨”与“苏晴”相承,对偶工巧。下面“驼褐寒侵”三句,仍继续

  
周邦彦

周邦彦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3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九

南北朝庾信

崩堤压故柳。
衰社卧寒樗。
野鹤能自猎。
江鸥解独渔。
汉阴逢荷筱。
缁林见杖挐。
阮籍长思酒。
嵇康懒著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成生山水画歌

宋代徐俯

画水不画湿,画山不画坚。盈尺之纸数寸管,便有江湖万里天。

成生貌古心亦古,造化为工笔端取。玄冬起雷夏造冰,翻手作云覆手雨。

岭外荒山与野水,自昔不闻传画史。只画潇湘与洞庭,于今却在兵戈里。

翠峰碧嶂郁然来,病眼愁心次第开。人家浦溆扁舟渡,何日真能到一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村

清代舒梦兰

山村作优戏,妇子各倾倒。《韶頀》享爰居,翻令鸟烦恼。

汉皇并六合,不能徵四皓。小儒得高第,便已轻师保。

良由器识卑,何日得闻道。耳目不外惊,声色等枯草。

养气如洪河,万古春浩浩。乘槎入银汉,饱啖安期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丑奴儿

宋代陈允平

岁寒时节千林表,独耐风霜。妒粉欺黄。淡淡衣裳薄薄妆。
西湖十二阑干曲,倚遍寒香。白鹭横塘。一片孤山几夕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林氅云郎中 其四

清代丘逢甲

英雄愧说郑延平,目断残山一角青。何日天戈竟东指,誓师海上更留铭。

周邦彦

周邦彦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