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舆

潘德舆

潘德舆(1785~1839)清代诗文家、文学评论家。字彦辅,号四农,别号艮庭居士、三录居士、念重学人、念石人,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性至孝,屡困州举。道光八年,年四十余,始举乡榜第一。大挑以知县分安徽,未到官卒。诗文精深,为嘉、道间一作手。有《养一斋集》。弟子以鲁一同最著名。
► 21篇诗文

人物生平

  乾隆五十年(1785年)生于江南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车桥镇。先世居郡城,自先生始为车桥人。九世祖潘埙,明正德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河南巡抚。潘氏经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和动乱,家道中落,但仍然是书香世家。祖兆黉,父宗睿,均为庠生,毕生教读,穷愁一世。宗睿在经学、诗学均有较高的造诣。“经义词章,名噪一时,内行尤伟。”(曹镳《信今录》)著有《笥箫诗文集》。“……其为诗也气醇而色幽,味俊而质古。”(黄爵滋《笥箫诗集·序》)母卢氏亦知书,通诗文。

  潘德舆“幼而聪慧,记诵如成人”,六岁入家塾,八岁正式从邑庠生张篱东(名今彭)受业,九岁即能诗,所作《老树》、《梨花》二诗,颇为父辈赏识。性至孝,十一岁时,母卢氏去世

  

文学成就

  潘德舆从教近40年,课生之余,潜心力学,著作等身,有《养一斋集》传世,未刊刻的大量手稿已散失难觅,尚有少数珍藏淮人手中,视如珍宝。《养一斋集》共十六本,包括诗十卷,文十四卷,《念石子》一卷,《丧礼正俗文》一卷,《诗话》十三卷,《词集》三卷,《札记》九卷。又《示儿长语》一卷,《金壶浪墨》一卷。

  潘德舆一生清贫,无力刊印自己的著作,《集》中最早问世的是《养一斋诗话》(以下称《诗话》),由友人徐宝善予道光十六年(1836年)刊行,其余著作都为逝世后,由友人、学生醵资刊刻。现就《诗话》对潘德舆的诗歌理论作一简要评述。

  《诗话》共十卷,另附《李杜诗话》三卷,前有钟仰山、徐宝善写的《序》。

  
潘德舆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方正学祠遂至寿池山房 其二

清代潘德舆

含泪高歌授命辞,下山草木有余悲。复登杰阁一凭眺,谁似长江无尽时。

万壑秋声尽萧瑟,孤峰日色未迷离。长干贼别销魂地,独有兹游慰我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方正学祠遂至寿池山房 其一

清代潘德舆

建康郭外万山合,木末一亭依太清。老子间游多古意,大忠余愤作江声。

春秋事不部家国,师友伦原共死生。草草六朝同传舍,词章几辈是时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荏平述感

清代潘德舆

齐西风物近如何,揽辔南来涕泗多。百里田畴无秀麦,四更门巷有清歌。

征人蹀躞谋行乐,长吏逡巡报荐瘥。岳岳马生呼不起,荒荒残日下岩阿。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