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张徐州谡

南北朝范云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
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
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
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
怀情徒草草,泪下空霏霏。
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

友人 友谊 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我进山去采樵,黄昏时我挑柴薪回到家。
放下担听小儿子详细述说:今天有客人叩我家门。
随从人佩珠玑还有玳瑁,穿轻裘乘肥马奔驰如云。
华车盖极辉煌照亮村落,捧符节执瑞信光耀行人。
我猜想来客是徐州太守,先肯定后怀疑没有这种可能。
拜访老朋友固然是传统风气,此美德今天已荡然无存。
目前的世情是爱富嫌贫,为什么车骑来对我访问?
恨未能烹肥鸡蒸熟小米,茅屋中与故人畅叙衷情。
满胸怀聚深情忧思不已,洒泪珠密如雨沾湿衣襟。
把书信交与那云间鸿雁,请为我向西北迅速飞行。

创作背景

  范云于南朝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任广州刺史,因事下狱,后免官闲居于京郊。张稷于永元二年(500年)七月出任北徐州刺史,临行前,身为徐州刺史的张稷不弃旧友,登门拜望范云,虽未遏面,但令范云非常感激,故写此诗酬赠。   

参考资料:

1、 曹道衡.魏晋南北朝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250页
2、 王友怀 魏全瑞.昭明文选注析:三秦出版社,2000年:291-293页

赏析

  前八句写张稷来访。“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这两句所写未必都是实情,作者这样写是表示落职之后地位的卑下、生活的艰辛,以反衬张徐州来访情谊的珍贵。下面转述孩子的告语。“有客款柴扉”,这客就是张稷。孩子的话是说客人的排场,但不直指客人,而是先讲客人的随从穿戴、乘骑是如何豪华,后讲客人的车盖、符信如何辉煌、炫目,那么客人如何就不言而喻了。“轩盖照墟落”,还有惊动村民的意思,“传瑞生光辉”,也见出村民的羡叹。孩子这样说,符合作者的观感,逼肖其口吻;作者这样写,也避免了面谀,用笔显得委婉。这样铺写朋友车骑盛况,更见得此访非同寻常。

  中间八句写闻朋友来访的心情。“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作者一听说就怀疑是张徐州

  

范云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 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兴歌十首 其十

南北朝鲍照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愿君松柏心,采照无穷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雷

宋代刘攽

过腊山微雨,开正两震雷。渐南风土异,伤早岁时催。

放逐渔翁问,淹留漂母哀。馀寒附烟火,尚有复燃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韩希说

元代刘崧

磊落旴江韩掾史,十年不调滞江城。登山短屐自意远,近水小楼偏眼明。

梧桐深巷围金井,杨柳小窗调玉笙。且可林泉投野逸,莫持文采动公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意

明代黎遂球

用发织郎衣,纵横系胸腹。缚不得人心,千丝那能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书十字史记册上太史公此书真是笔斡造化梦语非夸也因足之识于策

宋代方岳

禹穴探幽眇,神功接混茫。绝麟才此笔,春梦试平章。

范云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