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江岸远处,平平的沙滩,夕阳照着归路,归路上晚霞灿烂。一只孔雀临水自赏,敞开的翠尾七彩斑斓。路上的脚步似把它惊动,谁知它认得行人开屏依然。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唐教坊曲,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归路:回家的路。
自怜:自爱。金翠尾:毛色艳丽的尾羽。
临水:言孔雀临水照影。
参考资料:
这首词咏的是难过风光中的原野暮色。朝与暮作为特定内容可以有昂扬向上和颓废没落的寓意,但作为自然景色却都很美,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绚丽而富于变化,都能激起人们的美感。在古典文学中写暮色的名句、名作是不少的,欧阳炯能寓奇于变,写景抒情,与前人不相因袭,具有艺术魅力,他写南国新异景物,是出于妍雅之笔。这一首像一幅旅人暮归图。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词一开头虽无一字写河,而河已突现在画面。从远岸、沙滩,人们不难意识到附近有一条鱼归路曲折并行的河流。岸之“远”,“沙”之平都是人的感觉,所以词虽未直接写人而旅人也自然突现在画面上了。然后词人着一“归”字,使他的活动内容更为具体,而且能引起人的丰富联想。至
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47篇诗文
去家路五千,闻见颇有异。四月冰不澌,八月霜满地。
地北寒自多,推天固有意。胡为冰雪中,忽闻震雷厉。
忆昨拨残灯,拥衾读遗史。窦窍忽悲鸣,如匣出虎兕。
顾门慎扊扅,拣絮覆两子。雷声震屋尘,电光烛窗纸。
畏寒我无眠,檐瀑喧未已。虚枕不成寐,暗室光忽紫。
天又东南倾,地复西北圮。巨响自何来,副坼邻树圮。
两子梦中惊,抱母啼不止。一夜如海行,洪涛打船底。
临晨起开门,门被滕六砌。璀璨成玉京,迷茫失天际。
滑澾阻我行,满地琳琅碎。敝裘典未归,乌金贵难贳。
嗟嗟九月中,景象竟如是。遥想冬深时,凛冽复何似。
昔闻寒时雷,动蛰蛇俱死。蛇死不伤人,毒去我所喜。
唯彼秋奇寒,半生未见此。矫首逐南鸿,哀鸣望乡里。
岧峣郁峻岭,波澜翻巨川。吁嗟客游子,梯航俱不前。
白日忽沦没,清霜飞幽燕。夏屋叹权舆,幸舍悲迁延。
握玉竟难饱,尺桂讵易然。风前骭不掩,雪上屦半穿。
欲仕无中人,欲耕无良田。营营声利涂,轩轾豪雄权。
谁念牛衣士,涕泗鸡埘边。仲尼道路傍,伯夷空山颠。
贫贱岂尽愚,富贵岂尽贤。时命有顺逆,达节良自全。
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