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慎中
孤支白石为高枕,四剪青霞作幛帷。历选名山惟爱此,更无飞梦到床杝。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1013篇诗文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三皇帝奠幣奏瑞文之曲
宋代:杨亿
王乔洞
明代:赵贞吉
忆江南 其三
清代:胡延
成都好,红矗薛涛楼。蟹噀烹泉揎翠袖,蛮笺砑锦勒银钩。
春入小桃愁。
大狱四首 其二
清代:黄遵宪
万里滇南道,空劳秉节臣。就令戎伐使,已累汉和亲。
况坐王庭狱,惟诬化外人。在旁鹰眼睨,按剑更生嗔。
抄近藁六言二首 其一
宋代:刘克庄
和调失黏诗句,按摸出格文章。尽可追陪党进,不消更觅君房。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