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过大通驿

清代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的浓雾刚刚散去,东边的太阳还没有升起。
青烟袅袅,遥望前方市镇依稀可辨;被朝霞染红的树木,仿佛忽然移到了河湾。
风吹过江面,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
即便是荆关再世,要描画这山光水色,也得为笔墨浓淡费一番斟酌吧!

注释
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参考资料:

赏析

  这首诗写晓雾、初日中的江南秀色,红绿辉映,山水明丽,虚实相生,浓淡得宜,俨然一幅写意山水。

  首联点明过大通驿的时间:早雾刚刚散去,朝阳尚未升起。不说雾散而用醒字,不仅把无知无觉的晨雾,比拟为有情有意的佳人,且一语双关,早行的旅人,大概也是才醒吧?不说旭日未升而用吐字,使读者感受到朝阳于转瞬之间喷薄而出的气势。夙朝两个时间名词和才未两个副词,巧妙地扣紧诗题的早字。首联即对仗工稳,于平易的叙述中,已见出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

  颔联描写大通驿周围的景色:遥望青烟袅袅,市镇依稀可辨;朝霞映红树木,仿佛忽然移到了河湾。诗人的观察是精细的:炊烟一般呈淡蓝色,但在这里,青山绿水把它染成了翠绿色。诗人

  
查慎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鹿皮子小玄畅楼

元代李裕

隐君昔向金华住,坐爱双溪八咏楼。别起危檐更萧爽,未应前哲独风流。

空山明月定谁好,野水閒云亦自秋。他日相从问清静,便须乘兴到林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 其十一 摘蔬

明代顾璘

右丞斋露葵,拾遗饭苍葈。朱门竞肥秾,野老独宜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赐宜春易太极

宋代徐经孙

易有太极,在天地先。两仪四象,是谓后天。春台得之,云自希夷。

吉凶祸福,予以前知。八十二宫,颇与俗殊。数往知来,亶其然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六和塔

宋代俞德邻

僧舍倚松北,浮图界竹西。江通严濑远,云压越山低。

槐里三原隔,襄城七圣迷。临风悲往事,月落冻乌啼。

查慎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