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汝坟贫女

宋代梅尧臣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妇女 贫穷 命运

译文

汝河岸边有个贫穷住家女,边行边哭声音凄凉又悲怆。
自己说道:“家中父亲年已老,独生小女孤单没有男丁壮。
郡吏抓丁之来何等粗暴相,县官惟命是从不敢来相抗。
督促遣送不要一刻有停留,老态龙钟抓去还要扶拐杖。
殷殷勤勤嘱托四旁之近邻,有幸能得众位多多来相帮。
最近听说有的同乡已回家,打问消息疑虑生死心慌张。
果然在那冰冰寒冷冬雨中,老父冻僵死在壤河岸边上。
女子质柔体弱无力将父拖,横尸旷野又无银钱作埋葬。
始知世上生女不如只生男,虽存世上究竟何事可承当。
扪胸声声悲号大呼叫苍天,我生我死到底将是怎么样?”

参考资料: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汝水边贫苦人家的女儿,一边走一边哭声音凄凉悲伤。
她说家中上有老父,除了她这女儿再没丁壮。
郡中的官吏下来态度强暴,县官那里敢表示违抗。
催逼严厉不允许片刻担搁,老迈的父亲扶着拐杖上路忙。
临走时再三拜托四邻,希望对弱女多多相帮。
刚才听到同乡人回来,向他们打听父亲下落时心里疑虑不安。
果然在寒冷的雨中,父亲冻死在河边堤上。
我这瘦弱的女子没人依靠,父亲的尸体也无力安葬。
生女儿比不上男子,我虽活着有什么事可以承当?
摸着胸顿足高呼上天,我是活是死真是两难!

赏析

  诗里通过汝河边上一位贫家女子的悲怆控诉,描叙了一个由于征集乡乒,致使贫民家破人亡的典型事例,反映宋仁宗时期人民在兵役中所遭受的苦难。和另一首《田家语》是作于同一年的姊妹篇。

  起笔两句入题:“汝坟贫家女,行哭声凄怆。”这个诗题《汝坟贫女》定得很有意义,《诗经·周南》中,就有一篇《汝坟》诗,“汝坟”,指汝河堤岸边上。那首诗,用一位妇女的口气描写乱世,说丈夫虽然供役在外,但父母离得很近,仍然有个依靠。这一篇取《汝坟》旧题,也用一位女子的口吻来描叙,但这位妇女的遭遇却更加悲惨。作者从她走着哭着的凄怆声音,引入下文悲酸的诉说。诗从第三句“自言有老父”到末句“生死将奈向”,全是贫女控诉的话语。这段话可分为三小段。第

  

赏析二

  这首诗是描写汝坟贫女哭诉朝廷的兵役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此诗所写是有史实根据的,作者原注称“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据与作者同时的司马光《论义勇六割子》之《第一割子》说:“康定、庆历之际,赵元吴叛乱……国家乏少正兵,遂籍陕西之民,三丁之内选一丁以为乡弓手……闾里之间,惶扰愁怨……骨肉流离,田园荡尽。”(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二)可以与此诗所写互相印证。不同的是此诗以一个家庭的悲剧形象地反映这段历史,龙钟老人拄杖应征,死在阴雨严寒之中,弱质贫女,无所依托,“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这种对生命绝望的呼唤,比历史记载更生动、形象并深刻地揭露兵役的残酷和罪恶。这便是这首诗歌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创作背景

  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襄城(今河南中部县治)县令,在汝河流域。当时西夏犯边,朝廷下令征集乡兵。又值夏雨成灾,河水暴涨。作者区区县令,无力改变局面。做此诗与《田家语》同时。《诗经·周南》有《汝坟》篇,为乱世之辞,作者以之为题。   

参考资料:

1、 赵祖堃等选注.宋诗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19页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32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洞宴集二首 其一

明代王慎中

千峰最高顶,上客敞芳筵。心豁云初散,形忘酒易传。

沧溟侔洞达,城郭俯纷阗。一与豪贤饮,翛然病已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纻四时歌 其一

明代李云龙

华堂日暖花气薰,舞衫初试春山云。弦娇管催中欲焚,流盼将心送与君。

鸳鸯生在天池上,双宿双飞谁忍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别邢怀正直阁赴江西提举二首

宋代周必大

大江西畔米流脂,敛散新陈倚绣衣。
旗展春山千岭暗,霜飞暑路万艘归。
朝家法备农商信,台府官闲案牍稀。
庐阜虎溪天下景,未妨行部款禅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灵岩寺

元代张天英

千峰秀出青莲宇,下界神龙走风雨。帝遣灵鳌戴此峰,来作中吴天一柱。

吴王宫雉结浮云,日日西施醉歌舞。春□馆娃乐未终,敌人隔江尝胆苦。

夜半越师溪上来,翻手繁华化为土。砚池鸟下咏青蘋,樵路幽香来秋坞。

昔时宝屧响瑶阶,谁信荆榛上修庑。惟有琴台石,峨峨似苍虎。

吾将炼成金,天高不可补。飞阁当天开,五湖三江入窗户。

君不见鸱夷子,浮沈两国烟波里。属镂谗锋固莫辞,耻雪夫差肯知止。

肯知止,今人宁无鼎铛耳!奈何古之人,九泉呼不起,酒尽苹芜三万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苏西坡编修自撰墓志后

元代张昱

笑傲中吴岂问津,风流自拟雪堂人。白头已了浮生事,黄土真埋不死身。

江上鹤飞前日梦,门前花散去年春。汉家政尔论封禅,知有遗书献紫宸。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