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172篇诗文献玉晚见售,刺虎有馀勇。宦游四十年,老发成种种。
乘轩非不荣,半刻未为冗。而有田园归,末路益光宠。
平湖澹空阔,古木俱秀耸。樵斧间渔舟,稻畦连麦陇。
田舍易所求,达生厚自奉。晏眠胜饮冰,一笑异将恐。
予亦濩落人,不知物外重。卖书问东家,此计行接踵。
皇祖辽太祖,奕世功德积。弯弓三百钧,天威威万国。
一旦义旗举,中原如捲席。东鄙收句丽,西南穷九译。
古器获轩鼎,神宝得和璧。南陬称子孙,皇业几三百。
赫赫东丹王,让位如夷伯。藏书万卷堂,丹青成画癖。
四世皆太师,名德超今昔。我祖建四节,功勋冠黄閤。
先考文献公,弱冠已卓立。学业饱典坟,创作乙未历。
入仕三十年,庙堂为柱石。重义而疏财,后世遗清白。
我受先人体,兢兢常业业。十三学诗书,二十应制策。
禅理穷毕竟,方年二十七。万里渡流沙,十霜泊西域。
自愧无才术,忝位人臣极。未能扶颠危,虚名徒伴食。
汝方志学年,寸阴真可惜。孜孜进仁义,不可为无益。
经史宜勉旃,慎毋耽博弈。深思识言行,每戒迷声色。
德业时乾乾,自强当不息。幼岁侍皇储,且作春宫客。
一旦冲青天,翱翔腾六翮。儒术勿疏废,祖道宜薰炙。
汝父不足学,汝祖真宜式。酌酒寿汝年,五福自天锡。
天上招摇今指丑,人间遗老称朋寿。人言旧岁不如新,我道新人不如旧。
新人休说美韶华,旧人休嗟成老丑。曾见韶华易销歇,若羞老丑非长久。
小园寒褪花欲然,小院晴多春似昼。巧笑迎人洞口桃,柔条扫径溪头柳。
为语乘春好杖藜,且去寻芳共携手。请君莫弃旧时人,好我同倾新岁酒。
喜迁莺 其五 三官廊海棠,高花簇锦,阴如槐幄,或言是当阳董文恭师手植
春情寥寞。又缓款信风,吹开仙萼。柳外鞭摇,城隅路转,闲赴紫绵芳约。
宿酲太真初醒,悄倚瑶台珠箔。泥人处,弄娇姿还胜,翻阶红药。
犀杓。休更举,重溯梦华,酒味浑忘却。一日欢游,百年遗恨,谁会此时哀乐。
旧山富春空冷,馀荫香林犹托。便归好,怕西州清泪,弹将花落。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