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上国开芳社,名园簇绣鞍。朱明初启序,粉署数邀欢。
共载枚生笔,时弹贡氏冠。朝从花底散,山向柳边看。
地接瀛洲胜,歌闻蜀道难。佳宾不速客,才子谩为官。
绿蚁浮瑶斝,朱樱行玉槃。庭虚不受暑,月淡欲生寒。
散帙烧高烛,题诗坐曲栏。良辰恣宴赏,清夜美游盘。
薄宦真鸡肋,浮生尽鼠肝。野麟方困斗,枝鹊未全安。
湖海孤蓬转,风尘两鬓残。抚时休仰屋,努力且加餐。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