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27篇诗文
有客十月行山东,道经德王旧废宫。宫边老人时能说,具陈旧入府宫中。
当时王坐浣妆楼,自誇罗绮几千秋。此日老人年尚少,眼看春去不知愁。
池边错落金粉浮,美人夜捲珠帘钩。鸭绿小靴红鹤嘴,内信传梳宫样头。
两旁尽种根深柳,肯把垂杨系马首。雨时又听芭蕉花,自倚诸王不如他。
一朝会歇繁华地,宫蛙散入行人耳。行人来去读旧碑,年深碑没时代移。
石马森然如有说,儿童歌落青州雪。风起行人莫上台,至今台上生明月。
十万牛山道上家,不知若个看空花。斜阳半落空宫瓦,传说当年旧浣纱。
只今鸟雀喧台榭,犹似银屏歌舞夜。
孤凤何翩翩,四海求其凰。谁知无所遇,翱翔归故乡。
故乡南海上,梧桐产高岗。醴泉出其下,竹实生其旁。
凤飞且栖息,五色成文章。相从效于飞,和鸣为朝阳。
音声何哕哕,恍若调宫商。岂惟偕老愿,瑞世昭文明。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