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君即吾父,百姓为吾儿。天下本一家,爱敬无二歧。
尽心尽吾职,岂敢他求知。吾祖耕鹿门,颇识民之依。
愿推衣与食,忍见啼寒饥。虽有尧舜心,敢谓无其咨。
偏反常棣华,愧乏甘棠枝。昔予忝京兆,民乃留生祠。
惺弟按全浙,生祠重见之。兹予过常邑,行道传口碑。
见予问同姓,述旧喜以悲。不有按治良,何以安流移。
为建长生位,以系吾民思。徐氏实倡义,民心同秉彝。
民风足徵厚,岂以笑貌私。寄谢诸父老,种德弘镃基。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679篇诗文
烟中列岫青无数。遮不断、长安路。杜鹃谁道等闲啼,迤逦得人归去。
陇云秦树,周台汉苑,满眼相思处。
停杯莫放离歌举。至剪烛、西窗语。元都燕麦又东风,自是刘郎迟暮。
纫兰结佩,裁冰斫句,细和闲情赋。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