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县令挽纤

唐代孙樵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何易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和通过什么途径做官的。他担任益昌县令。益昌离州有四十里远,刺史崔朴曾经在春天带着宾客乘船路过益昌附近,让百姓挽纤拉船,何易于亲自挽纤拉船。崔朴惊讶地问情况,何易于说:“现在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种养蚕,惟独我没事做,可以担负那劳役。”崔朴惭愧,和宾客们急忙骑马离开了。

注释
何所人:什么地方人。
何所以进:通过什么途径做官的。
 常:同“尝”,曾经.。
身引舟:亲自挽纤拉船。
可任其劳:可以担负那些劳役。

参考资料:

孙樵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可之,(《文献通考》作隐之。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关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八五五年)登进士第,官至中书舍人。广明初,(公元八八o年)黄巢入长安。樵随僖宗奔赴歧陇,授职方郎中,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樵尝删择所作,得三十五篇,为《经维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所做古文,刻意求新,自称是韩愈的四传弟子。

►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銮坡上南望

唐代郑畋

玉晨钟韵上清虚,画戟祥烟拱帝居。
极眼向南无限地,绿烟深处认中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此日不再得示同学

宋代杨时

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
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
愿言绩学子,共惜此日光。
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
行己慎所之,戒哉畏迷方。
舜跖善利间,所差亦毫芒。
富贵如浮云,苟得非所臧。
贫贱岂吾羞,逐物乃自戕。
胼胝奏艰食,一瓢甘糟糠。
所逢义适然,未殊行与藏。
斯人已云没,简编有遗芳。
希颜亦颜徒,要在用心刚。
譬犹适千里,驾言勿徊徨。
驱马日云远,谁谓阻且长。
末流学多岐,倚门诵韩庄。
出入方雨间,雕镌事辞章。
学成欲何用,奔趋利名场。
挟策博塞游,异趣均亡羊。
我懒心意衰,抚事多遗忘。
念子方妙龄,壮图宜自强。
至宝在高深,不惮勤梯航。
茫茫定何求,所得安能常。
万物备吾身,求得舍即亡。
鸡犬犹知寻,自弃良可伤。
欲为君子儒,勿谓予言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目山 其二

明代徐渭

赭铁青铜凌紫烟,能为人语向人间。二千年事说不尽,夜夜青溪劳往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徐孺子次石斋韵三首 其二

明代林光

松竹摩挲对夕阳,东湖亭上吊荒亡。清风南国千年在,片碣开元只眼光。

田野自能容此老,湖山终不爱名香。焦头烂额支颠厦,陈窦何曾纪太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虎溪竹

清代成鹫

德云住山不住水,孤峰绝顶无生理。华亭住水不住山,扁舟覆没波涛閒。

东林老僧两不尔,半水半山半城市。茅堂背郭池水边,水清水浊皆栽莲。

莲高出泥能几许,梁鹙林鹤交相觑。主人避客如避仇,移居更卜溪水头。

溪水泠泠溪树古,树下两翁相对语。曰公乃是东林禅,适来适去非偶然。

此溪旧名虎溪水,西去东林二三里。昨日远公今又来,溪山还尔真奇哉。

老僧大笑谢不敏,口虽不言心蠢蠢。痴心痴想难告人,从秋至腊今又春。

春来几日风景好,旧路重寻难草草。良时正值朋侣佳,蹇驴出郭多同侪。

缪生杨生与郑子,胜游厌走红尘里。相呼相唤东复东,隔溪流水桃花红。

溯洄直到曾游处,三瞻四顾不忍去。商量劝我受清福,把茅盖头万事足。

万事足,勿复云,钓鱼老翁聋亦闻。归来坐到东林月,四壁无人为君说。

孙樵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可之,(《文献通考》作隐之。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关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八五五年)登进士第,官至中书舍人。广明初,(公元八八o年)黄巢入长安。樵随僖宗奔赴歧陇,授职方郎中,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樵尝删择所作,得三十五篇,为《经维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所做古文,刻意求新,自称是韩愈的四传弟子。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