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代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刺史大人莫说迎接路途远,宰相裴度刚破蔡州凯旋回。

注释
次:驻军。潼关:在陕西潼关县北,于东汉末设,为秦、晋、豫交通要塞。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他曾在门下省做过给事中,当时通行将中书、门下二省的官员称为“阁老”。
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境内。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
四扇开:指潼关的四扇关门大开。关门东西各两扇。
刺史:指华州刺史张贾。莫辞迎候远:因华州距潼关尚有一百二十里,故云莫辞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淮西大捷凯旋途中。当时韩愈以行军司马身份随军,即将向华州进发,为抒发胜利豪情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04-806
2、 张春娟.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诗歌教学策略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8-64

鉴赏

  这首诗写在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凯旋途中。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二年)。当时唐军抵达潼关,即将向华州进发。作者以行军司马身份写成此诗,由快马递交华州刺史张贾,一则抒发胜利豪情,一则通知对方准备犒军。所以诗题“先寄”。“十二”是张贾行第;张贾曾做属门下省的给事中。当时中书、门下二省官员通称“阁老”:又因汉代尊称州刺史为“使君”,唐人沿用。此诗曾被称为韩愈“平生第一首快诗”(蒋抱玄),艺术上显著特色是一反绝句含蓄婉曲之法,以劲笔写小诗,于短小篇幅见波澜壮阔,是唐绝句中富有个性的佳作。

  头两句写凯旋大军抵达潼关的壮丽图景。“ 荆山”一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灵宝境内,与华山相距二百余里。华山在潼关西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团扇词

宋代朱晞颜

吴纨一尺秋霜寒,冰绡⽟麈裁合欢。团团素影落怀袖,何人月下乘青鸾。

二八佳人秋水色,提携未忍轻抛掷。閒寻小草戏流萤,儿家庭树秋风生。

秋风萧骚日夜来,明年何处荷花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无本师归范阳(贾岛初为浮屠,名无本)

唐代韩愈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
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
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蜂蝉碎锦缬,绿池披菡萏。
芝英擢荒榛,孤翮起连菼.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
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糁。
遂来长安里,时卦转习坎。老懒无斗心,久不事铅椠。
欲以金帛酬,举室常bC颔。念当委我去,雪霜刻以憯。
狞飙搅空衢,天地与顿撼。勉率吐歌诗,慰女别后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中示子贤诸友七绝颇愧狂斐 其六

宋代欧阳澈

功名端拟位三槐,发策惭无八斗才。寂寞云斋且稽古,披香指日扫松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题王许三峰

明代罗伦

六月霜飞万井寒,江南烟雨此峰看。剡溪若解先生意,日日茅亭住得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喧犬行

宋代黄裳

禦恶不禦良,守实不守空。主人得犬胜高墉。有尧汝喧喧,有蹠汝默默。

主人得犬胜幽贼。犬也徐有云,容犬对以臆。犬为蹠守即吠尧,犬为尧守即吠蹠。

是则庸犬而已矣,比犬之良汝何益。穿窬得间无人疑,丧家之犬将何之。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