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一梦 一作:梦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得飒飒作响。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一次次的斜靠在枕头上,辗转难眠。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大梦一场。只有喝醉了酒才能排遣心中苦闷,别的方法都行不通。

注释
兼:同有,还有。
帘帏(wéi):帘子和帐子。帘,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帏,同帷,帐子,幔幕,一般用纱、布制成。
飒飒(sà):象声词,这里形容风吹帘帏发出的声音。
烛残:蜡烛燃烧将尽。残,尽,竭。

鉴赏

  这首秋夜抒怀之作,具有李后主词的一般风格。它没有用典,没有精美的名物,也没有具体的情事,有的只是一种顾影自怜,空诸一切的观念。一切都是那么朴素,那么明白,却又令人低回与困惑。大约是词人后期之作吧。读这类词,最要玩味其中环境氛围的创造,和抒情主人公浅貌下的深衷。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开头两句是说,昨天夜晚,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首两句写秋夜风雨,完全是白描化的。表面看来,风雨大作,怪嘈杂的,其实除了“飒飒秋声”外,此时更无别的声音,反而见出夜的寂静。令读者觉得其境过分清冷,几乎要倒抽一口冷气。此种词句,最见后主本色。

  

创作背景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本首词就是李煜降宋后生活实况和囚居心境。   

参考资料:

1、 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中华书局,2007:83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故宫对雪三首 其一

宋代耶律铸

琼室乱穿樵子径,瑶台空映野人家。天公也是灰心地,更忍教开玉树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易园诗应一仕人之索

明代徐渭

为园读易几卢都,归藏连山尽野狐。大过久无仍假我,绝韦犹在尽伊吾。

百茎蓍草龟相守,一角梅花鹤自呼。曾与京焦相问难,至今记得石渠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景禁体为吴德明作

明代徐庸

晓寒暮寒楮衾薄,同云密布萁灰落。乾坤上下冰壶里,莹洁一尘浑不著。

柴门深掩茅屋静,屐齿无人到山郭。千林叶尽少生意,只有花魁绽葩萼。

毫奢输与富家子,此际追欢正为乐。销金帐暖拥珠翠,酒泛羊羔恣酣酌。

红炉兽炭腾春雾,门外从教朔风恶。岂知途路有羁旅,行李萧然罄囊橐。

天涯岁晚滞归去,十载星霜笑漂泊。礼年宜瑞独不宜,况复空江涛浪作。

伎㒧沙际招度人,济川有舟直可托。人生出处自有定,世上那得扬州鹤。

冰髯撚断呵冻手,玩图赋诗思横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湖亭早梅

明代欧大任

九月天湖湖水涯,霜侵铁干影横斜。岭头想是春先到,已见西樵第一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从子汝钦仪部赍玺书旌鲁王

明代王世贞

汶水风来锦席张,春涛雪后淼茫茫。梁园客蹑三千履,汉诏侯赍十九章。

坐有谈天来碣石,游题飞霓赋灵光。独怜痴叔羁栖晚,周易床头业已荒。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