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上湘江

唐代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写江 感慨 愁苦

译文及注释

释文
湘江的水一如既往奔流不息,如今我又要溯流而上。
不知这次前去,又要几年才能回来?

注释
再上湘江:又一次逆湘水而上。上,逆水而行。
好在:依旧,如故。
上来:逆水而来。
遣:使。

参考资料:

1、 钱文辉.《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 唐代山水田园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727页
2、 王松龄.《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柳宗元诗文选译 修订版》 :凤凰出版社, 2011.05 :31

赏析

  永贞元年(805),柳宗元曾溯湘江上行到永州贬所,度过了难熬的困顿生活。十年之后又要逆湘江而上去到比永州更加遥远偏僻的柳州任职,柳宗元想到重返京城施展抱负的希望更加渺茫,不禁思绪万千.悲愁满腔,发出了“不知从此去,更遣几时回”的深沉慨叹。虽然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但却透露了虽一再被贬,仍斗争不屈的意志。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这两句,紧扣题目中的“再上湘江"四字。此时是春末夏初,湘江水暖,江水碧绿,两岸杂花生树,青山叠翠,柳宗元对众山之会的湘水之流早就醉心过。可是此时此地,他却无心欣赏,只用“好在湘江水”一句带过,便回到他的再度被贬这一令人伤心的事件上来,所以次句诗,便紧接首句,顶前补足,用

  

创作背景

  公元815年(元和十年)二月,柳宗元满怀希望返回长安,但三月十三日便被迁为柳州刺史。带着难以言说的悲愤和忧伤,他与同时被迁为连州刺史的刘禹锡相伴,长辞国门,再次踏上了遥远的迁谪路途。这首《再上湘江》,便是行至湖南境内写下的。   

参考资料:

1、 尚永亮,洪迎华.《柳宗元集》:凤凰出版社,2007.09 :23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1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绝缨歌

唐代李颀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玉颜艳艳空相向,
满堂目成不得语。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暗中珠翠鸣珊珊。
宁爱贤,不爱色,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洗脚亭

唐代李白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章孟公招陪葛韩二丈特徵酒姬妙解雄舞辱贶嘉篇率尔次韵 其一

明代徐渭

翩翩公子信陵君,几上青山怅海氛。朱亥侯嬴俱上客,葛洪韩众总仙群。

杯邀去月当天转,鱼幸娇歌隔水闻。最是携灯桥上酌,龙塘风皱一宵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客边亭四时怨 其三 秋

明代张元凯

寝甲边场泪暗流,忽看明月又逢秋。昔时双照深闺影,今夜孤悬绝塞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季子奉祠浚井得奇石次韵 其一

明代程本立

偶从深井得,原是太湖来。艮岳无仙仗,昆明有劫灰。

忠臣厉齿泣,贞妇望夫回。不胜怀古意,点笔赋崔嵬。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