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当时只有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55页

赏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雪巢林景思诗卷

宋代释居简

诗人巢雪如住山,巢中所得强得官。官微不足了饘粥,尽日幽寻遣儿读。

舂容大篇辄千字,鍊字贵活不贵死。乡来杜陵有布衣,晚到夔州也如此。

乃今遗藁安在哉,古花囊锦宗文开。开缄宛见谏议面,只字重哦复三咽。

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见人捧心颦两眉。不学施家女,只学唐人诗。

为言诸子将安之,巢空雪明康鼎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伤乱

明代祝允明

楚氛望方恶,鲁战谟未谐。晋籴每多闭,秦饥良可哀。

三精塞祲雾,旸雨更为灾。巴蜀风尘暝,关河士马来。

洪流灭阡陌,沟市盈饥骸。岂无眠戈誓,慷慨击楫才。

夏屋既漂摇,郊垒多崩隤。桢干可相寻,松柏亦已摧。

天王下制诏,仁声九域开。庶几赳赳客,犹上黄金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 其一

宋代释德洪

庐山觉未老,俨然旧风姿。树石亦仙骨,逢春更华滋。

爪分烟翠层,千丈垂白霓。贪看让争席,舍者尔为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

宋代管鉴

中秋重九,等闲虚过,多病全疏酒盏。初寒时候试新醅,正好为、霜螯持满。
诗情未减,酒肠宽在,且趁尊前强健。百年三万六千场,试屈指、如今过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罗季能上已羽池送客

宋代李曾伯

一雨洗红蔫,春深昼欲眠。
绿潭波滉漾,紫陌骑联翩。
禊事怀觞豆,官身苦槛圈。
只今王逸少,重见羽池边。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