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186篇诗文
永州怀素精草书,毫端万象纷卷舒。浑身是眼看不破,一笔至今藏物初。
浯溪得之不自用,却要他人书作图。蓦然打个筋斗去,觅纸觅绢一物无。
急将床上被来拆,手忙脚乱纵横铺。五云和尚巧言语,扫尽六幅裁须臾。
叠了又开开又叠,喜欢胜获衣内珠。二三子笑几绝倒,左右僮仆咸惊呼。
宁比酸寒杜陵老,海图拆应家人须。脱巾漉酒解龟当,表里空旷真丈夫。
吾行天下何啻半,常恨眼前无此徒。那知兴发乃方外,与彼嗜好同根株。
小中现大大可睹,跳出规矩渠非愚。他时风雪夜参半,灰炉冰冷灯影孤。
坐披破絮似鱼网,数挽不掩皴肌肤。只应侍者隔壁私自语,我师为谁说法声呜呜。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