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罭

先秦佚名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眼渔网去捕捞,鳟鱼鲂鱼都打到。路上遇见官老爷,锦绣礼服真美妙。
大雁高飞沿洲渚,老爷归去没处住,留您两夜在此宿。
大雁高飞沿河岸,老爷去了不回还,留您在此住两晚。
把您礼服保留啊,我的老爷别走啊,不要让我悲愁啊!

注释
九罭(yù):网眼较小的渔网。九,虚数,表示网眼很多。
鳟鲂:鱼的两个种类。
觏(gòu):碰见。
衮(gǔn)衣:古时礼服,一般为君主或高级官员所穿。
遵渚:沿着沙洲。
女(rǔ):汝。你。信处:再住一夜称信;处,住宿。

鉴赏

  全诗三章,运用象征指代的手法,以“九罭”指代周密的安排布置,以“鳟鲂”来指代客人的身份地位。相衬之下,主人地位卑微,客人身份尊贵。后面以“衮衣绣裳”指代客人,地位比“黻衣绣裳”更高。正因为其尊贵无比,所以仅用服饰指代,宛如用“三百赤芾”来比喻新提拔的大夫一般。正是采用了这种层层推进的结构,这首诗才取得了较强的抒情效果。

  第一章是先果后因。“九罭之鱼,鳟鲂。”急急忙忙拿了细网眼的渔网去捕鳟鱼、鲂鱼,是因为“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那位穿着礼服的高级官员来了。用细眼网捕鱼,志在必得,大小鱼不漏网。只点明“鳟鲂”,专取美味,不顾其余。一开始就把主人殷勤、诚恳待客的心情诉说出来了。

  第二章和第

  

创作背景

  关于《九罭》一诗的主旨。有人认为,《九罭》是《伐柯》姐妹篇,都是赞美周公的。另一种说法是,《九罭》是主人宴请高级官员宴会上唱的歌。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378-380
2、 [南宋]朱熹.诗经集传: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65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陈蜕

梦里换春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人游淮海(一作宿友人池)

唐代温庭筠

背樯灯色暗,宿客梦初成。半夜竹窗雨,满池荷叶声。
簟凉秋閤思,木落故山情。明发又愁起,桂花溪水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秦中守岁

唐代储光羲

众星已穷次,青帝方行春。永感易成戚,离居难重陈。
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或念无生法,多伤未出尘。
广庭日将晏,虚室自为宾。愿以桑榆末,常逢甲子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翻香令

清代高士奇

碧房不喜斗秾华,别将浅黛点生纱。鸭头水,染来嫩,倩崔徐、描叶也如花。

春明外石径天涯,露梢何处蘸青霞。从今识,画图面,问洛阳、红紫在谁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永安再见裴材山人二首 其一

宋代郭祥正

青布为巾白布裘,逢人不拜肯低柔。一缸浊酒凝春绿,只与云山相献酬。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