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国风·桧风·隰有苌楚

先秦佚名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枝繁茂。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知不烦恼。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花儿美。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没有家拖累。
低洼地上长羊桃,果实累累挂蔓条。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家需关照。

注释
桧(kuài)风:即桧地的乐调。桧,又写作“郐”。桧地在今河南郑州、新郑、荥阳、密县一带。周平王初,桧国为郑武公所灭,其地为郑国所有。
隰(xí):低湿的地方。苌(cháng)楚:蔓生植物,今称羊桃,又叫猕猴桃。
猗(ē)傩(nuó):同“婀娜”,茂盛而柔美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人自叹不如草木快乐。如果只着眼文本,就诗论诗,其内容并不复杂隐微,甚至可以说是较简明直露,诗中反复表达的,无非是羡慕羊桃生机盎然,无思虑、无室家之累,意明语晰,无可争议。至于诗人为何产生这一奇特的心理,则是见仁见智不一:或说是赋税苛重,或说是社会乱离,或说是遭遇悲惨,或说嗟老伤生,但谁也无法坐实其事。不过,从此诗企羡草木无知无室的内容观之,诗人必然有着重大的不幸,受着痛苦折磨,才会有“人不如草木”之感。

  全诗三章,每章二、四句各换一字,重复诉述着一个意思,这是其感念之深的反映。第一章从羊桃的枝条说起,羡慕其无知而又无忧之乐。首两句起兴,先从客观外物入笔,“隰有苌楚”即是说宽广的沼泽地带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历代《诗经》研究者的看法多有分歧,李长之以为“这是爱慕一个未婚的男子的恋歌”。高亨也说“这是女子对男子表示爱情的短歌”。。程俊英《诗经注析》认为“桧国在东周初年被郑国所灭,此诗大约是桧将亡时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83-285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86-288
3、 高 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90
4、 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295
5、 程俊英.诗经注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389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反命河朔始入武州诗

南北朝庾信

轻车初逐李。
定远未随班。
受诏祈连返。
申威疎勒还。
飞蓬损腰带。
秋鬓落容颜。
寄言旧相识。
知余生入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善权寺

宋代程俱

放舟荆溪上,溪水清且徐。云中离黑山,惨淡初有无。

舍舟并松麓,下直浮屠居。朅来东轩上,爽气已有馀。

飞来定何年,无乃与此俱。奔流漱庭下,比竹梁寒渠。

山深绝凡境,物物清以臞。萧森倚岩秀,夭矫悬崖枯。

幽禽发寒唳,响振高林疏。我行亦良苦,却步计已迂。

解衣卧清昼,慰我千里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琴曲二首戏赠子充 其一

明代于慎行

一夜秋声入洞房,朱弦调罢理清商。琴心自合相如识,可道旁人枉断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罗尚书挽诗三首 其二

宋代洪适

当年持从橐,白发奉亲闱。安否君王问,尊荣简策稀。

祥琴曾未御,丹旐已同飞。萧瑟千章柏,深藏五彩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田诗

宋代王安石

离离新田,其下流水。
孰知其初,灌莽千里。
其南背江,其北逾淮。
父抱子扶,十百其来。
其来仆仆,镘我新屋。
赵侯劬之,作者不饥。
岁仍大熟,饱及鸡鹜。
僦船与车,四鄙出谷。
今游者处,昔止者流。
维昔牧我,不如今侯。
侯来适野,不有观者。
税于水滨,问我鳏寡。
侯其归矣,三岁于兹。
谁能止侯,我往求之。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