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峨眉山

唐代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
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
青苍的山峰展列于天际,色彩斑烂如同出自画中。
飘然登上峰顶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
我在云间吹奏玉箫,在山石上弹起宝瑟。
我平生素有修道学仙的愿望,自此以后将结束世俗之乐。
我的脸上似已充满烟霞之气,尘世之牵累忽然间已消失。
倘若遇上仙人骑羊子,就与他相互携手凌跨白日。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因两山相对,望之如峨眉而得名,

鉴赏

  此诗为五言古体,全篇十六句可分四段,每段四句。用入声质韵,一韵到底。四段的首句,皆用平声字作结,在音调上有振音激响的作用。虽是一首五言古诗,但在结构层次上是非常严整的。

  首段“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四句突出峨眉山在蜀中尤为名胜,无与伦比,为登览游山,伏下线索。接着写初到名山、亲历奇景。“周流”说登览游赏当遍及峨眉古迹名区。“试登览”即初次登临。“绝怪”指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阴晴变化,景象万千。“安可悉”极言峨眉山深邃,林泉胜迹,难以尽觅。

  第二段首二句“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具体写峨眉山之高峻磅礴,秀丽无俦,奇光异彩,分列杂陈。让人感到一登峨眉山,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八、九年(720、721年)间。李白二十五岁之前在蜀地,读书游学,先后两次登上峨眉山。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开元八年春李白游成都,随即又登峨眉,作《登峨眉山》。据清人黄锡珪《李白年谱》称:“开元九载,白游峨眉,有《登峨眉山》诗。”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64-765 .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6-10 .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至人行

唐代陈元光

至人平念虑,好恶归其衷。试剑三苗罪,同车盖世雄。

断蛟驱猛虎,附凤翊飞龙。际会风云上,清平岭海中。

穷民加保惠,勋士禄功庸。姝子干旌纰,妖淫桎梏凶。

热筹消{氵灾}气,精盖启宸聪。卓尔三才立,岿哉一道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乐天示杨琼

唐代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腰身瘦小歌圆紧,
依约年应十六七。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我语杨琼琼莫语,
汝虽笑我我笑汝。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
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江陵王令骨为灰,
车来嫁作尚书妇。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
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郭逢道韵

宋代辛弃疾

君家富贵有汾阳,只要文章光焰长。
莫为梅花费诗句,细思丹桂是天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人有饷余潇湘八景画册者退食之暇逐景分题空同子先有此作余其为妇乎加七言以别之 其五 潇湘夜雨

明代邓云霄

大王长啸起雄风,又逐行云入梦中。想像阳台环佩湿,令人肠断楚天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王彦达

元代成廷圭

老来正赖君医我,客里那知我哭君。人世百年修短定,江城一日死生分。

锦帆泾上谁家屋,龙井庄前处士坟。魂魄东西招不得,杏花村落雨纷纷。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