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466篇诗文

主要成就

书法艺术

  主词条:宋四家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书法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其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最推崇他书艺的人首数苏东坡、欧阳修。苏

  

人物生平

  蔡襄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1012年3月7日) 。家族世居仙游县枫亭驿,初务农,曾为泉州吏员。母亲卢氏,惠安县德音里(今后龙乡)圭峰村名士卢仁之女。蔡襄童年时受到外祖父的严格教育。

  蔡襄十五岁参加乡试,十八岁游京师,入国子监深造。天圣八年(1030年),参加开封乡试,获第一名。

  天圣九年(1031年),蔡襄登进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军事判官,在职四年。

  庆历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谏院衙署。他遇事从不回避,奏疏忠诚恳切,大都关系天下利弊、一时缓急。蔡襄认为国家安危取决于人事,君主要知人善任、辨别邪正。由于有蔡襄这样的人直言敢谏,那些权贵心怀畏惧,多

  

相关争议

  据方志记载,蔡襄于宋庆历五年(1045年)4月至庆历七年 (1047年)11月,以右正言直史馆知福州;庆历七年 (1047年)11月至庆历八年 (1048年)10月,升任福建路转运使;嘉祐元年(1056年)8月至嘉祐三年(1058年)5月,以枢密直学士、礼部郎中再知福州。在福州担任要职的5年多时间里,“修复古五塘”是蔡襄的主要政绩之一,也是蔡襄研究的一个学术焦点。然而,“修复古五塘”的地点到底是在福州,还是在莆田(时称兴化军),或者是两地兼而有之,一直困扰着蔡襄研究者。事实上,古人对这一问题早有文献记载,也早有了答案。如果说福州的学者持第一种观点的话,还情有可原,比如肖忠生的论文《蔡襄对福州的贡献》。但莆田的学者金文亨发表

  

后世纪念

纪念馆

  主词条:蔡襄纪念馆

  蔡襄纪念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大埔村,金沙宫旁。

蔡襄墓

  主词条:蔡襄陵园

  蔡襄墓(蔡襄陵园)位于福建仙游枫亭锦岭将军山下,旧福厦公路西侧。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海内外蔡襄后裔把其墓重建为“蔡襄陵园”,历时三年,于1999年竣工,占地面积20亩,仍保持宋代艺术造型,增建“山门”、仪门、围墙、端明楼、四垂亭、书法碑廊、以及管理房和停车场,重塑文武石仲翁、石羊石马、石虎,铺平石墓埕、水泥通道等附属设施

  

逸闻趣事

百衲碑

  韩琦曾在家乡修建昼锦堂,欧阳修为其撰文,蔡襄书丹,时人称之为“三绝”。蔡襄每一个字都一定写数十张,等到字合于法度之后才采用,世人称其为“百衲碑”。

诗名远扬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与宰相吕夷简争执,被黜知饶州。当时秘书丞余靖上书请求修改诏命;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讼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愿一起降官贬黜;馆阁校勘欧阳修责备高若讷身为谏官,对范仲淹被贬之事一言不发,蔡襄当时也作《四贤一不肖》诗,攻击高若讷。此诗在东京流传,人们都争着传写,买书的人在街上售卖此诗,获利颇厚。辽朝的使者来访,偷偷将其买回

  
蔡襄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其二

宋代蔡襄

向近千秋节,何言七月期。遗恩群玉宴,往事荷宫祠。

仙路云龙会,秋风鼓角悲。万人瞻彩仗,犹认吉行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贤一不肖诗 欧阳永叔

宋代蔡襄

先民至论推天常,补衮扶世为儒方。圜冠博带不知本,樗栎安可施青黄。

帝图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诚有望。处心学士贵适用,异端莫得窥其墙。

子年五月范京兆,服天子命临鄱阳。二贤拜疏赎其罪,势若止沸反扬汤。

敕令百执无越位,谏垣何以敢封囊。哀来激愤抑复奋,强食不得下喉吭。

位卑无路自闻达,目视云阙高苍茫。裁书数幅责司谏,落笔騄骥腾康庄。

刃迎缕析解统要,其间大意可得详。书曰希文有本末,学通古今气果刚。

始自理官来秘阁,不五六岁为天章。上心倚若左右手,日备顾问邻清光。

苟尔希文实邪佞,曷不开口论否臧。阴观被谴始丑诋,摧枯拉腐奚为彊。

傥曰希文实贤士,因言被责庸何伤。汉杀王章与长倩,当时岂曰诛贤良。

惟时谏官亦结舌,不曰可谏曰罪当。遂今百世览前史,往往心愤涕泗滂。

斯言感切固已至,读者不得令激昂。岂图反我为怨府,袖书乞怜天子傍。

谪官一邑固分耳,恨不剖腹呈琳琅。我嗟时辈识君浅,但推藻翰高文场。

斯人满腹有儒术,使之得地能施张。皇家太平几百载,正当鉴古修纪纲。

贤才进用忠言录,祖述圣德垂无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士安饮我数杯至观音院才醒闻滩声泉响因留短阕

宋代蔡襄

林外滩声砌下泉,泠泠幽响静中传。朝衫却染京尘去,争得夫君醒醉眠。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