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慎中
欢游不觉久,相送忽成悲。岭外少来往,年中畏别离。
更无参玄理,谁复赏新诗。千里看明月,应悬两地思。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1013篇诗文
寄侍读苏尚书
宋代:陈师道
豫章感事三首 其一
元代:刘崧
夜月照南营,群儿学弄兵。纸旗来似雪,争说打围城。
夏仲书景
元代:萨都剌
阶前萱草花开尽,堂上主人消百忧。门外凉风吹树急,江南五月似凉秋。
衢州杂兴二首 其一
宋代:叶适
玉研朱兮不可寻,暖风催绿麦成阴。越山行尽见平野,江上水流无逝音。
地跨京师都邑壮,俗兼吴楚智谋深。诏书宽大邦人诵,知有贤侯绥辔临。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四十三 涡渚东屿
宋代:郭祥正
小屿春归后,青浦涡渚东。日高鱼鸟散,烟淡一林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