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代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
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注释
乙卯: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市。
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人常在此节日扫墓、春游。
舴艋(zé měng):形状如蚱蜢似的小船。
吴儿:吴地的青少年。
竞:指赛龙舟。
笋柱:竹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

  上片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里有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千的画面。词一开头,不但写出了人数之众多,而且渲染了气氛之热烈。欢声笑语,隐约可闻。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里有芳洲采花、尽兴忘归的剪影,有秀野踏青,来往不绝的景象。以上四句,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这种浓墨重彩、翠曳红摇的笔墨,平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 徐德琳,李红梅.《历代词选》.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70
2、 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我见青山多妩媚——人与自然主题历代诗词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304
张先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21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鼓楼济渡

明代黎邦瑊

磐石临溪岸,潆洄水千尺。时有问津人,风烟随所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忠铭北上三十韵

明代张子翼

冠冕开南极,文旌动海隅。琴书携故里,剑佩曳天衢。

柳眼窥春细,葵心向日铺。五云占太史,八骏驭皇都。

青琐蜚声旧,银台入眷殊。词臣铨玉检,温语下金枢。

勋业缘时建,文章与道俱。宠班邻禹稷,泰运遇唐虞。

旅食休论客,弹冠肯负儒。康庄乘造父,大厦运公输。

珍席人皆宝,才名世所须。伊川留讲幄,君实起龙图。

黄道开愈纚,苍生望岂孤。金瓯调玉烛,夜月湛冰壶。

避世玄真子,耽霞蕲守株。松花三径僻,窗草一庭迂。

陇上眠贪犊,云间羽羡凫。堪怜葭倚玉,奚啼璞于玞。

野渡舟横浦,高冈凤产梧。于门誇伯仲,锦里结陈朱。

下邑能歌郢,宾筵尽履珠。舄趋还汎汎,瓮抱独区区。

使客瞻星汉,邮亭唱骊驹。无心翻水鸟,有意逐樯乌。

梅芷疏官阁,榕阴覆草庐。皇风披宇宙,秋色落江湖。

海阔莺声晓,天空雁信纡。九天牵别梦,万里健征途。

逖矣云霄侣,怀哉招隐徒。江亭春草碧,登眺各踟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罗太学

明代卢龙云

海月当空岛雾消,片心难忘故山樵。远书漫劝加餐食,高咏堪凭慰寂寥。

云树岭边思共渺,露茎天外望俱遥。已闻历国骅骝去,喜见轻蹄逐电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过冯祭酒孤山别墅

明代吴兆

池馆青春好,泉台白日辞。
梅香曾赏处,柳发独攀时。
湖舫游新主,宾阶生旅葵。
野烟沉酒径,山月冷歌帷。
邻起山阳笛,庭间谢傅棋。
还闻有遗令,开阁散诸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 其十二

清代成鹫

江城果市日纷纷,去逐蒲觞伴使君。林下相逢休问价,赤珠原不羡玄纁。

张先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